陆媒:我们已很难想象,没高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2018年7月1日,一列CR400BF-A型长编组“复兴号”高铁驶出北京南站,前往上海。/视觉中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百年回眸,过往的奋斗足迹显得格外清晰。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推出“时代足迹”栏目,介绍基建、科技、民生、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展现在这一过程中,国人生活的点滴变化,如何与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潮流同频共振。

百年风华正当时,奋斗足迹从过去一直迈向未来,回顾历史,我们才能更清楚当下的生活从何而来,更坚定地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砥砺向前。

北京南站。上午9时整,一列高铁从这里缓缓驶出。如果一切顺利,大概四个半小时后,这列高铁就会出现在1318公里之外的上海虹桥站的站台上。

这样的场景,从2011年6月30日开始便日复一日地上演着。

作为我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在正式开通10周年前夕,向人们交出了一份成绩显著的答卷:累计运输旅客总量已经达到13.5亿人次,累计开行列车近120万列。这120万列高铁动车组列车累计行程已经超过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4万圈。

京沪高铁只是我国众多高铁线上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事实上,自中国首条高铁——秦沈客专开通以来,中国的高铁发展之路便开始一路高歌。

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公里,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是中国基础建设成就的一座丰碑。

中国人对高铁的印象,从最初对这些全身通白的“飞机一样的列车”倍感新奇,到从它带来的“红利”感到骄傲。

人们发现,从前慢吞吞的火车原来可以跑得这么快,火车站原来也可以建设得和飞机场一样气派舒适。

而尝到了高铁的甜头后,不少城市也开始青睐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建高铁站、成立高铁新区,成了不少城市钟情的财富密码。

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回顾过往发展,中国的高铁建设不可谓不快。它为中国人的生活实现了实质性的提速,改变了人们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出行方式,大到城市发展格局,无一例外都有高铁的影子。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种没有高铁的生活了。




没有高铁的年代日行千里就是“天方夜谭”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读到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今天早已实现:哪怕千里京沪,都能实现朝发夕至,令人顿生穿越之感。

但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到一百多年前,日行千里就是一个天方夜谭的神话传说。

1922年6月,北京大学教授吴虞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去汉口。在火车上过了两天两夜后,火车终于到达了汉口车站。下车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两千四百六十里,此时即到,可谓神速矣!”

如今从北京出发到汉口,搭乘高铁最长只需要5小时44分。但在那个年代,两天两夜已经是引以为豪的最快纪录了。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名医陈存仁,记载了当时从上海去北京路途上的所见所闻。/《银元时代生活史》



鸦片战争爆发后,铁路开始映入中国人的眼帘。洋务运动期间,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愿景,铁路逐渐成为当时的洋务派着力扶持的对象之一。“筹造铁路而后能富强”,成了当时修路筑路的指导思想。

随着铁路陆陆续续修筑,原本以月来计算的旅程开始压缩,人们开始发现铁路的潜在价值。民国时期,乘铁路出行已经成为出远门的首选。

但是,在那个年代搭乘火车,并不是一件容易且舒适的事情:火车票价不仅很贵,而且出趟远门,在路上动辄三四天都是家常便饭。有的时候,还要面临铁路服务中断的突发状况。

1929年12月,冰心离开北京,回上海法租界过年。出发前一个星期,冰心就托朋友打探平津线、津浦线和京沪线(注:这里的“京”特指南京)的列车时刻表,以便规划出行时间。打探的结果是:“津浦线被军方临时征用,此路不通!”

无奈之下,冰心只能从天津乘客轮前往上海。这段耗费四天的旅程中,冰心回忆道:“我已置身心于度外,不饮不食,只求能睡。”

新中国成立后,原本因战争中断的铁路干线陆续恢复正常。但那个时候,铁路的平均旅速仅有40公里/小时,单单是往来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搭乘最快的一趟列车,也需要大约30个小时,在火车上度过一宿才能抵达。

宽阔的长江将铁路一分为二。对于航运来说,横亘的江面是发财致富的良赐;但对于铁轨而言,茫茫波涛却是道道天堑。

1968年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将原本分属长江南北的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连接在了一起。从此,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到上海,南京长江大桥成了必经之路。


南京长江大桥是那个年代的一座丰碑。/图虫创意



民谣歌手周云蓬在他的文集《绿皮火车》上,提及过小时候随母亲乘火车穿越长江的往事:

“快到长江的时候,妈妈把我叫起来,说前方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在无数宣传画上看过,就是两毛钱人民币上那个雄伟的大家伙,我就要亲眼看到了。在夜里,过桥的时候黑咕隆咚,只看见一个个桥灯刷刷地闪向后方,想象着下面是又深又宽的江水,火车的声音空空洞洞,变得不那么霸道了。”

搭火车跨越长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美国旅行文学作家保罗·索鲁在搭乘火车前往上海时看见,当列车在11点钟跨越南京长江大桥时,几乎所有乘客都涌向车厢过道上。“(他们)挤占在车窗前,看着窗外宽广的长江上航行的各类船只。”

江水之上,火车显得特别渺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能够近距离欣赏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方式,除了搭船,就是搭乘渡江火车。据统计,1978年,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全国陆上交通的62%,搭火车出行是中国人出远门的最主要方式。

绿皮火车盛行的年代,乘客的吃喝拉撒都在车上,彼此之间的身体和情感也格外亲密。那个年代在中国搭火车,成了外国人眼中独特的文化生活,成了当时“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文化”。



乘绿皮火车出行,是无数中国人的深刻回忆。/视觉中国

但是能买上一张火车票,体验这种独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却是件头疼的事情。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后,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经济发展令铁路的运输压力日益增加,“乘车难”成了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人们不惜在火车站彻夜排队,只为了能够买到一张火车票。

在时代的浪潮下,时间的价值被重视,火车却变得越来越踟蹰。据统计,1994年,中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只有48.3公里/小时,远远落后于其他具备铁路网络的国家。

即便是通过全长6772米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列车也要花上十几分钟,更不用说来往两座大城市的时间了——1990年,搭火车往来北京和上海,最快也要花上将近20个小时。



铁路大提速,发展大提速




1978年,无数中国人坐在电视机前,被一款叫“子弹头”的火车所吸引。

这种火车与当年常见的火车不同:它全身通白,车身带有蓝色的飘带,外形像宣传画中的火箭一样充满科幻和无穷想象。而它跑起来就像火箭发射一样,“有催人跑的意思”。

这种科幻一样的火车,是1964年与东海道新干线同时投入服务的新干线0系列车。当时出访日本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便试乘了这条赫赫有名的新干线。试乘的画面通过电视转播,印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



今天我们再重读这段话,依然振奋人心。

世界高铁的发展史,从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开始记载。我们谈论中国高铁发展的源头,也从这一幕开始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掀起建设高铁的热潮。处在发展浪潮中的中国也跃跃欲试,计划将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提上日程。但此时,是否应该建造高铁,不少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此同时,铁路最高时速仍然停留在110公里/小时,全国近六成的铁路线路最高时速还达不到100公里/小时。加上改革开放后民航业和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铁路似乎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局外人。据统计,1996年,全国铁路客运量比1995年下降了8.4%,而1997年又比1996年下降了1.7%。

整个社会在高速运转,慢吞吞的火车显然与社会格格不入。

而要想不被时代抛弃,提速势在必行。

1997年4月1日,经过前期的多项试验筹备工作后,中国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全面实施。以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首次批量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旅行速度在时速90公里以上的快速列车。

也是在这个时候,前一天晚上乘火车出发,在车上睡一晚,第二天早上到达目的地的新式火车陆续开行。这类火车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而它的专有名词——“夕发朝至”正式成为一个特有名词,进入中国人的生活里。

因为提速,两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被进一步缩短,人们往来两座城市之间的时间开始不再以“天”来计算,火车旅行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之间的人文与经济往来,变得更加便捷。

也是因为提速,铁路在时代的浪潮中不仅扭转了一路狂跌的客运量,还脱掉了边缘人的外衣,深入参与到了时代发展的大提速之路上。


第五次大提速期间,“一站直达”成为最热门的车次。/视觉中国

在这之后,我国又分别在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进行了五次大提速。与此同时,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出炉,“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正式纳入国家发展纲要之中,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指南。

2007年4月18日的第六次大提速,正式让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的怀抱中。这一天零时起,京哈、京沪、京广、陇海等8条既有干线的运营时速均提升至200公里/小时,部分区段的时速更能达到250公里/小时。

如果以国际铁路联盟的标准来计算,以上这些总里程共计6003公里的铁路,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高速铁路。

而从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子弹头”火车,在这一年开始出现在这些铁路干线上。人们发现,从前慢悠悠的火车变得如风一般,曾经需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变成了五六个小时,乘坐火车旅行竟能如此舒适。



城市崛起之路,有高铁在助推

2014年8月22日,试乘过多条高铁的企业界大佬王石,发了这么一条微博:“南京—上海动车,上海—杭州动车,杭州—宁波动车……快捷、方便、效率……我喜欢乘咱们的中国高铁。”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开通之初,它也曾饱受非议。但它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表现,一步一步扭转人们对它的看法。

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3.0版正式发布,“八纵八横”成为新一轮高铁发展指南;一年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动车组列车“复兴号”正式在京沪高铁上双向首发。

铁路跨越式大发展,也让整个社会跟着一起跑步前进。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城市格局的演化。

今天的中国,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已经是常态。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用地的比例越来越高,城市间分界带日渐模糊。

比如连接苏州和上海的“中国第一强县”昆山,单是城区内就有三座高铁站。上海地铁11号线在昆山花桥启航,在建的苏州轨道交通S1号线将苏州的地铁网络进一步向东延伸。上海市民乘坐高铁只需20分钟,就能到昆山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奥灶面,越来越多在上海工作的年轻人选择在昆山置业。


昆山,未来城。/视觉中国

显然,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不再以个体为单位,而是组团作为集合,形成一个多中心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繁荣的城市群。

目前我国的城市群里,除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老牌城市群外,还有成渝、长江中游、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海峡西岸)、中原、关中平原等新兴城市群。而北部湾、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也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参与组成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而城市群的形成,与高铁网络密不可分。高铁经停的地方,让从前默默无闻的城市开始绽放光彩。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郑州。这座在国家高铁布局中最先出圈的“米字型”枢纽城市,让这座昔日的“大县城”修通了地铁,建起了郑东新区,让人耳目一新。

高铁郑州东站,就在郑东新区。京广高铁、徐兰高铁在这里交汇,两条横纵骨干线在这里将四面八方的旅客带往全国各地。

2015年,郑东新区的建成区突破100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过百万,税收也达到了150亿元。曾经对郑州有着刻板印象的人,对这片在芦苇丛中的拔地而起的新城刮目相看。


郑东新区,已经成为了郑州的新地标。/视觉中国

而郑州也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这座100多年前由火车拉来的小镇,在高铁时代,正带动着中原城市群下的29座城市,借高铁带来的春风共享发光发热的机会。

和郑州一样,我们也能看到武汉、西安等曾经少有曝光的城市,陆续成为中国城市版图里的新晋网红。事实上,在“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深度覆盖下,中西部城市正在崛起。谁占据更多的高铁路线,谁就能把握财富经济的节点。

201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2006年至2015年,京津冀等12个城市群占全国GDP的比重从70.56%上升至82.03%,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所有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的比重都得到了提升,反映出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




高铁双城记,不只是新的生活方式




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也让不同城市的人们开始因为高铁而开展全新的生活方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央政府便推行了总价值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1.5万亿元被指定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城市电网的改造。

“4万亿元投资计划”后的十年,是大基建的十年,也是高铁城市化的十年。

而高铁通勤,也成为当今中国人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的一位朋友May,家住在天津。得益于接近公交化发班的京津城际高铁,在北京上班的她,选择了双城通勤的新生活方式。每天下班后,她便和无数京城打工人一起倒地铁到北京南站。半个小时之后,搭载她的复兴号列车便稳稳地停在了天津南站的站台上。

而在数月前在全网走红的一条记录跨省通勤上班的Vlog里,主人公董文静每天都会从苏州昆山搭乘同一趟高铁,前往上海的工作单位。对于这段在旁人看来每天6小时的“艰辛通勤路”,她说:“这都是为了家人和自己能更好地生活。”



双城通勤的新生活,得益于高铁网络的越织越密。/视觉中国

显然,地铁的提速和高铁的修建,把双城通勤的时间控制在上班族可接受的范围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报道援引2018年的一项人口流动研究,发现因为高铁开通,成千上万人从邻近城市通勤至人口2400万的特大城市上海工作,而其中的大多数人来自相距半个小时高铁车程的苏州。

旁人看来觉得难以理解,但这些因高铁而生的双城通勤客,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毕竟新生活方式是时代创造出来的,忙碌奔波里,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但当我们以另一个视角来看,正是因为城市群里的大小城市之间协作分工,才让更多的青山绿水得以保护,美丽乡村得以发展。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藏小城,成为一个个网红打卡地。而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也能看到一个迥异于大城市的生活与世界。


高铁让更多城市人了解乡村,也让更多的乡村产品输送到城市里。/视觉中国

也因为如此,这些曾经无人知晓的小城镇,从高铁带来的双城旅游记和新式物流运输方式中受益匪浅。不少曾经靠天吃饭的城镇,不仅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还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就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扶贫”模式。

据统计,2020年,3.6万公里新投产的铁路便覆盖了274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1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而从贫困地区铁路发送的货物就达到了6.62亿吨,同比增长了11.4%。

从皖北乡村到深圳湾畔,从南海之涯到黄浦江边,一列列高铁列车疾驰而过,奔驰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正在改变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而在新时代之下,高铁网络正在以更崭新的布局影响着中国人的出行生活。

2021年6月25日上午,一列复兴号列车从拉萨火车站驶出,川藏铁路拉林段(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也是复兴号列车首次开上青藏高原,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

而在去年11月8日,川藏铁路最关键的雅安—林芝段宣布正式开工。这条早在100多年前由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咽喉要道,即将成为现实。


2021年6月25日,拉萨曲水县三有村村民次旦平措在拉萨火车站复兴号车头前自拍留念。/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在海峡之滨,高铁列车已经通向平潭;而通往海南的跨海高铁,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我们距离实现全国高铁跨海并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从“陪跑者”到成为“领跑者”,中国高铁发展的背后,是中国铁路技术和铁路建设的迈进;而铁路的发展背后,是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剧变。这背后的成功经验,用七个字便能够总结:集中力量办大事。

新时代之下,它用一个庞大而贯穿全国的网络,以及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继续传遍世界,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诺言。

推荐阅读